新闻动态

加减藿朴夏苓汤(收藏)

湿阻脾胃证(湿邪困脾证)

证候:胸闷,腹胀,纳差,大便稀溏,头昏重痛,乏力,口干,口渴,脉濡,苔厚腻。

证机:湿邪阻滞中焦,脾胃运化失司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
治法:健脾除湿,芳香化浊,理气和中。

方名:加减藿朴夏苓汤(化裁自藿香正气散、三仁汤)

方剂:藿香(后下)10g,佩兰(后下)30g,石菖蒲10g,苍术10g,厚朴10g,薏苡仁30g,茯苓15g,猪苓15g,党参15g,甘草10g。

主治:

中医:湿邪阻滞脾胃证(湿重于热)。

西医: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胃肠型感冒、慢性胃炎、肠易激综合征(腹泻型)等属湿浊中阻者。

加减:① 寒邪偏重(恶寒、腹痛、苔白腻)→ 加防风10g、羌活10g(散寒祛湿,升阳解表)。

② 热邪偏重(口干苦、苔黄腻)→ 加黄芩10g、黄连6g(清热燥湿)。

③ 腹胀甚→ 加木香6g、大腹皮10g(行气消胀)。

④ 胸闷明显→ 加枳壳10g、佛手10g(宽胸理气)。

⑤ 纳差甚→ 加焦山楂15g、炒麦芽15g(消食导滞)。

方解:

君药:藿香、佩兰(后下)→ 芳香化湿,醒脾和中。

臣药:苍术、厚朴、石菖蒲→ 燥湿运脾,行气宽中,开窍化浊。

佐药:

薏苡仁、茯苓、猪苓→ 淡渗利湿,健脾导浊。

党参→ 益气健脾,扶正祛湿。

使药:甘草→ 调和诸药,益气和中。

配伍特点:芳香化湿与苦温燥湿并用,佐以淡渗利湿,兼顾健脾益气,标本同治,适用于湿浊中阻兼脾虚之证。

温馨提示:💊仅供有缘人参考学习。由医师辨证施治!对证下药!切勿盲目尝试!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pg2311电子食谱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